創才顧問服務有限公司|鍾曉雲老師
0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關於創才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公司介紹
    • 鍾曉雲Monica老師
  • 課程總覽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服務系列課程
    • 自媒體影音系列課程
  • 服務項目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教育訓練
    • 整合行銷
    • 影片製作
    • 直播製作
  • 創才出品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教育訓練
    • 整合行銷
    • 影片製作
    • 直播專案
  • 文章專欄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滑世代的行銷服務觀點
    • 自媒體初學者的第一本使用說明書
    • 直播研究室
    • Mo觀點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Join us
  • Login
  • 0
    創才顧問服務有限公司|鍾曉雲老師
  • 關於創才
    公司介紹 鍾曉雲Monica老師
  • 課程總覽
    服務系列課程 自媒體影音系列課程
  • 服務項目
    教育訓練 整合行銷 影片製作 直播製作
  • 創才出品
    教育訓練 整合行銷 影片製作 直播專案
  • 文章專欄
    滑世代的行銷服務觀點 自媒體初學者的第一本使用說明書 直播研究室 Mo觀點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Monica專欄 (58)
    • 自媒體初學者的第一本使用說明書 (3)
    • 直播研究室 (7)
    • 滑世代的行銷服務觀點 (14)
    • Mo選書 (1)
    • Mo觀點 (6)
    • Mo體驗
  • 黑編工具分享 (2)
自媒體 個人品牌 直播 直播設備 直播設備推薦 直播教學 直播趨勢 手機直播 直播應用 直播培訓 直播企畫 直播設計 媒體素養
  1. 首頁
  2. 部落格
  3. 《剛剛好的款待》閱讀心得:在剛剛好的距離裡,感受到真正的溫柔|鍾曉雲
《剛剛好的款待》閱讀心得筆記

剛剛好的款待,剛剛好的服務

《剛剛好的款待》閱讀心得:在剛剛好的距離裡,感受到真正的溫柔|鍾曉雲

2025 Aug 01 Monica專欄 Mo選書
內容目錄
  1. 《剛剛好的款待》:在剛剛好的距離裡,感受到真正的溫柔
    1. 第一個重點:有SOP,還要有人情味
    2. 第二個重點:服務的OMO整合力
    3. 第三個重點:貼心,但不緊迫盯人
  2. 服務不是做給別人看,是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
    1. 內部服務,也是服務文化的根本
    2. 不是每一次都要「驚喜」,而是每一次都要「剛剛好」
    3. 最讓人動容的,是「主人式」的服務態度
  3. 「剛剛好」不代表剛好而已,是用心精算的美好平衡

《剛剛好的款待》:在剛剛好的距離裡,感受到真正的溫柔

在服務這件事情上,我一直相信一句話:「不是服務業才需要服務,而是所有跟人互動的工作都需要一顆服務的心。」

最近在通勤時間讀完了《剛剛好的款待》這本書,實在太有感。

這本書是天下雜誌副總主筆王一芝整理的服務觀察專欄精華,裡頭收錄了國內外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服務案例。對我這種長年在企業教服務、也經營自媒體、直播頻道的人來說,這本書真的是一大寶庫。

也讓我重新思考「剛剛好」到底是什麼樣的服務狀態。
 

第一個重點:有SOP,還要有人情味

書裡提到一個我很喜歡的例子,是來自「欣葉・鐘菜」。

創辦人鐘雅玲女士對待顧客不僅觀察入微,連客人一個眼神都能即時解讀,有需要就默默遞上紙巾、加茶水,這種無聲的貼心,有時候比說一百句「您需要幫忙嗎?」都更讓人動容。

而且,當客人臨時想換菜色時,她也能在不打亂後廚節奏的前提下,靈活調整流程,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「服務專業」。

我自己在教課或帶案子的時候也一樣,雖然有課程大綱、教學設計,但只要窗口一句話說「老師我們有新來的同仁,他們比較需要……」,我就會立刻微調內容或運課方式,因為我相信,能夠在不打破框架的前提下做出彈性調整,是服務者的底氣與用心。

第二個重點:服務的OMO整合力

從疫情開始,線上與線下的服務界線越來越模糊。

《剛剛好的款待》裡提到許多OMO(Online Merge Offline)的案例,像是乾杯集團推出的「類加盟烤肉組」,讓人在家也能有儀式感地享受餐廳等級的燒肉。

又或者像日本百貨公司的線上個人導購服務,甚至要你拍衣櫃給他看,他才能幫你搭配出最適合你的商品組合。

這些案例都提醒我,線上工具再多、技術再新,都不該忽略人心的需要。當我們在做數位轉型的時候,不是要取代人,而是輔助人,讓顧客在線上也能感受到貼心、被看見、被理解。

第三個重點:貼心,但不緊迫盯人

這個觀念真的太深得我心。

服務常常一個不小心就走向「過度關心」,明明是想要幫助對方,結果卻讓人壓力山大。

像我自己就是一個很有「媽媽性格」的人,朋友來公司,我第一句一定問「要不要喝什麼?要吃點心嗎?」可是有次一個朋友跟我說,他來找我不是為了被照顧,而是喜歡我們,想來跟我們在一起,待在創才這個小空間,感到自在與舒適。

那瞬間我才意識到——有時候最舒服的服務,是在對的距離,剛剛好地出現。

這也讓我想到,《剛剛好的款待》裡講到鼎泰豐找聲音老師來訓練店員,如何用眼神、聲音去傳遞溫度,甚至是The One莊園調整退房時間,讓客人能夠真正放鬆、不急著離開。

這些細節都是讓服務「有溫度,但不黏人」的關鍵。

如同有時候加班晚了,或跟朋友出去散會的時間比較晚了,我們會彼此關心說道:「回去小心,到家說一下。」這不是要緊迫盯人,而是讓你知道有人惦記你,有需要的時候,我在。

 

服務不是做給別人看,是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

讀完《剛剛好的款待》,我更清楚明白一件事:真正讓人難忘的服務,不只是話術、流程、裝潢,而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。這不只是職場的事,更是一種生活哲學。

內部服務,也是服務文化的根本

書裡提到一個我超喜歡的觀點:「沒有安內,哪來攘外。」很多企業在談客戶體驗、談品牌溫度,卻忽略了員工的感受與認同。像有些企業用漫畫來激勵員工、用戲劇課來提升團隊默契,這些看起來像是「額外安排」,其實正是形塑職場氛圍的潤滑劑。

我自己也有很深的體會。因為是做教學與專案執行的,我們這種公司要顧好對外的形象,更不能忽略內部的團隊氣氛。像我們的辦公室雖然只是在地下室,沒有什麼豪華裝潢或落地窗,但我們盡可能讓這個空間溫馨、有家的感覺。

結果常常有人來這裡,一坐就是一個下午,原本只是來送個雞蛋糕,最後聊到快下班還捨不得走。

這讓我深信,好的服務文化不是靠規定出來的,而是靠「人」的用心感染的。

當每一個工作者把公司當成家,把顧客當朋友,那種氣氛會不知不覺地「留人」,甚至成為企業最珍貴的無形資產。

不是每一次都要「驚喜」,而是每一次都要「剛剛好」

《剛剛好的款待》這本書很有趣,它不鼓吹讓人「哇!」的超規格服務,而是提倡在合理與風險控管範圍內,做出彈性與調整。

像淡水一信的案例,一家金融機構可以做到主動觀察、主動關懷,甚至行員親自到客戶家協助辦理手續等,讓人感受到銀行不是冷冰冰的,而是有情緒、有溫度的服務場域。

這也讓我想到自己和夥伴在經營創才的時候,我們團隊也會做一些「不寫在合約裡」的服務。比如說客戶臨時有需求,在隔天的記者會上需要多一個設備或道具;或我們發現在某個環節上多做一個調整,可以讓活動更順暢等等。

這些不是因為被逼迫或是「顧客是天、顧客是地、顧客是宇宙」的信念,而是因為「我們知道這樣會更好」,也因為我們懂得什麼叫做「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,給出多一點服務」。

這也呼應書中一個超級有感的例子:肯德基曾在捷運站設立蛋塔販售機,溫度設定在61度、明確標示出爐時間,還推出一入、二入與六入禮盒的選擇,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。

這些細節其實都在告訴我們:「我知道你是怎樣的顧客,我考慮到了你的生活節奏與消費情境,所以我給出你最合適的方案。」

最讓人動容的,是「主人式」的服務態度

最後,我想分享一個我非常喜歡的觀念—「主人式服務」。

這不是叫你開一間店、當老闆,而是每一位服務者把自己所處的場域當成自己的家,主人會怎麼接待客人、會怎麼維護空間、會怎麼說話、會怎麼安排細節。

這些就會成為一種「無需訓練,自然發生」的服務風格。

在我們的團隊裡,也很常出現這樣的狀況:有人明明下班了還會說「欸,那個客戶的需求我明天幫你補個資料」;或者某個案子進行中,就會有同事主動說「我可以幫忙看看那段腳本嗎?」。

這種主人式的思維不是被要求的,而是從認同出發的—我在乎這個地方、這個案子、這個人,所以我願意為它多做一點。

 

「剛剛好」不代表剛好而已,是用心精算的美好平衡

《剛剛好的款待》這本書,不只是一場服務教戰手冊,更像是一次跨越職場與生活的「體貼之旅」。從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技巧,更是一種態度——怎麼看人、怎麼觀察、怎麼回應、怎麼在不越線的情況下展現溫柔。

如果你也讀過《剛剛好的款待》,或者在工作中有什麼「剛剛好的服務經驗」,也歡迎你留言分享。讓我們一起,把這些暖暖的好服務,慢慢擴散出去。


 



邀請Monica老師上課請至:https://ccittkol.com/contact
 

  • 分享此文章
0則留言

相關文章

神秘客服務稽核

神秘客服務稽核 - 企業提升顧客體驗的關鍵隱藏招式|鍾曉雲

服務稽核,是品牌文化與顧客體驗的橋樑。 服務稽核不只是檢查是否達標,更是一場從顧客視角出發的全方位旅程設計。

以好感服務為核心的銷售:從專業建議到長久關係深耕的五大關鍵、七大步驟與示範話術|鍾曉雲

銷售方式百百種,以好感服務為核心的銷售,是建立長期客戶關係的關鍵策略。 最重要的好感服務銷售金三角:解決客戶問題,並提供好的服務體驗,以建立持續的關係。

手機直播硬體設備五大關鍵

在直播課中最常聽到初學者問的問題是:「老師你可幫我推薦器材嗎?」、「我要怎麼開始做直播呢?」 直播真的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難! 只要你有手機,打開臉書,按下直播就可以囉~~~ 且先讓我們來釐清幾個手機直播時勝出的致勝關鍵吧!

面對鏡頭不緊張的5個妙招

課堂中最多學員會問我:「怎麼可以在鏡頭前自然表現?」 五個妙招告訴你,面對鏡頭如何可以自在不緊張!

服務應對技巧

懂人心才能說對話-NLP在服務溝通上的魔法|鍾曉雲

在服務業這個講究「人」的世界裡,除了專業之外,溝通也是一門必修學分,溝通不單單只是懂得說話,更要聽懂客戶的弦外之音。而如果想讓客戶真的「聽得進去」、甚至主動「說出想要的」,可以應用「神經語言程式學」(Neuro-Linguistic Programming,簡稱NLP),在服務顧客時,可以讓溝通更加暢行無阻。

找出差異化讓觀眾記住你

如果說,經營自媒體其中所談到的的定位、觀眾、內容、平台,是一台車的四顆輪胎,而你的行動是引擎,那我想差異化,就是渦輪加速器了!

聯絡我們

  • Email: ccittkol@gmail.com
  • 營業時間: 09:00~18:00
  • 聯絡電話: 0921-514-093
  • 地址: 105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13巷25弄27號B1
  • 隱私權政策
COPYRIGHT ©創才顧問服務有限公司|鍾曉雲老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